不銹鋼鍛件的制造工藝需兼顧材料特性(如低導(dǎo)熱性、高變形抗力)、組織控制(避免σ相析出、晶間腐蝕)及表面質(zhì)量要求。以下是分步驟的詳細工藝流程及關(guān)鍵技術(shù)要點:
一、材料準備
選材標準:
奧氏體不銹鋼(如304/316L):需控制C≤0.08%、S≤0.03%以改善鍛造性。
馬氏體不銹鋼(如420):要求真空脫氣冶煉([O]≤30ppm)減少夾雜。
坯料處理:
鋸切下料(避免火焰切割導(dǎo)致邊緣增碳)。
表面打磨去除氧化皮(防止鍛造時缺陷擴展)。
二、加熱工藝
1. 溫度控制
不銹鋼鍛件類型始鍛溫度(℃)終鍛溫度(℃)關(guān)鍵注意事項
奧氏體(304) 1150-1200 ≥900 快速通過450-850℃敏化區(qū)間
馬氏體(420) 1100-1150 ≥850 鍛后需緩冷(爐冷至300℃)
雙相鋼(2205) 1180-1200 ≥950 終鍛溫度過低易析出σ相
2. 加熱設(shè)備
感應(yīng)加熱(適合小件):升溫快(100℃/s),氧化少。
燃氣爐(適合大件):需通氮氣保護(氧含量≤50ppm)。
三、鍛造工藝
1. 變形工藝選擇
自由鍛:
適用于大型筒體/軸類,鍛比≥4(確保鍛透)。
鐓粗時高徑比≤2.5,防失穩(wěn)。
模鍛:
閉式模鍛精度達IT8級(余量1-2mm)。
模具預(yù)熱至300℃(防熱裂)。
2. 特殊工藝
等溫鍛造(針對難變形合金如17-4PH):
模具與坯料同溫(700-900℃),應(yīng)變速率≤0.01s?1。
徑向鍛造(細長軸類):
多錘頭同步打擊,表面粗糙度Ra≤3.2μm。
四、熱處理規(guī)范
1. 奧氏體不銹鋼(304/316L)
圖表
代碼
下載
鍛后水淬
固溶處理 1050-1100℃×1h水冷
穩(wěn)定化退火 850℃×2h
目的:溶解碳化鉻,恢復(fù)耐蝕性。
2. 馬氏體不銹鋼(420)
圖表
代碼
下載
鍛后爐冷
退火 800℃×4h爐冷
淬火 980℃油冷
回火 200-300℃
硬度控制:回火溫度調(diào)整HRC50-55。
3. 雙相不銹鋼(2205)
固溶處理:1080℃×1h水冷(鐵素體/奧氏體比例50/50)。
五、表面處理
酸洗鈍化:
硝酸(20%)+氫氟酸(5%)混合液浸泡30min,去除氧化層。
噴丸強化:
玻璃丸直徑0.1-0.3mm,表面壓應(yīng)力≥-400MPa。
六、質(zhì)量檢測
檢測項目方法標準合格指標
晶間腐蝕 ASTM A262 Practice E 彎曲無裂紋(10倍鏡檢)
鐵素體含量 磁性法(GB/T 13305) 奧氏體鋼≤8%
超聲波探傷 JB/T 4730.3 Φ2mm平底孔當(dāng)量
七、常見缺陷與對策
缺陷類型產(chǎn)生原因解決方案
鍛造裂紋 低溫鍛造或冷卻過快 馬氏體鋼鍛后爐冷
σ相脆化 雙相鋼在700℃停留過長 固溶處理后快冷
表面橘皮 模具溫度不均 模具預(yù)熱+潤滑(石墨漿)
八、先進工藝應(yīng)用
精密冷鍛(304微型件):
室溫變形,表面粗糙度Ra0.8μm,精度±0.05mm。
粉末冶金鍛造(17-4PH復(fù)雜件):
粉末HIP致密化+等溫鍛,組織均勻無偏析。
激光輔助鍛造:
局部激光加熱(1000℃)降低變形抗力,能耗減少30%。
通過嚴格控制鍛件加熱-鍛造-熱處理全流程參數(shù),可確保不銹鋼鍛件兼具優(yōu)異的力學(xué)性能和耐腐蝕性。對于核電等高端應(yīng)用,需增加晶界工程(GBE)處理優(yōu)化晶界特性。